本报讯 (记者黄梁山 通讯员易艺华)为深入推进我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创新审批方式,加速推进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社会投资工业类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我县启用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不断寻求审批服务新突破,实现一站式联合办公,促进工业投资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创新模拟审批
节省办理时间
“此前,土地报批还没完成,我们就启动‘模拟审批’,‘模拟审批’后,土地报批下来即可换取正式文件。”日前,剑斗镇副镇长陈杜斌告诉记者,剑斗镇老年人养护院实施“模拟审批”之后,报送申请材料,审批方组织对规划设计文本方案的审查和方案文本的修改调整,并给出指导意见,节省很多办理时间。
“按以往的审批程序,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项目审批阶段无法做到一次性备齐材料,导致前期准备时间较长。”县工改办负责人郑桂山介绍,“模拟审批”是一种容缺受理审批模式,充分利用“等地到批地”环节的空档期,提前做好各个环节所需的材料,各审批部门视同该项目建设方已取得土地使用权,提前进入审批程序,对项目建设方报送的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提出“模拟审批”意见。
据介绍,取得投资赋码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经县政府研究或审定同意,特定主体明确,并已取得合法主体资格的建设项目,提交现行审批要求对应审批阶段所需的申请材料,可自愿申请“模拟审批”。
“实施‘模拟审批’的项目建设单位应确保该项目在一年内取得用地许可,供地手续完成并达到其它法定审批条件后,由各审批部门对‘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郑桂山介绍。
据悉,自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以来,截至去年12月,共有11个项目向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提出“模拟审批”申请。其中,剑斗镇老年人养护院、尚卿乡养老院、县第二十六小学、官桥医院发热门诊综合楼等4个项目已出具工程规划“模拟审批”结果告知单,预计可为项目整体推进节省3个月左右时间。
“‘模拟审批’就如同排练一样,及时查漏补缺、补正材料。”郑桂山表示,县工改办将持续推进“模拟审批”新模式,科学整合提前审批、容缺办理事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控制、协调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时间倒逼、加快审批,推广“并联审批”“预审审批”。
“一站式”集中办公
实现闭环管理
“过去要跑很多个办事窗口,排几次队才办得了,现在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想要的手续基本都能办完,办理效率高,让我们少跑了好多趟。”日前,前来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办理手续的许先生感叹道。
“一站式”集中办公,正是我县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快重大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的生动实践。2022年8月,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涉及工程建设审批的发改、资源、住建、林业、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和市规划院、勘测院、审图中心等审查机构涉及审批的人、事、权基本到位,实行“一站式”集中办公。
“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模拟审批’项目)审批办件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模式,各阶段的受理、审查、决定一律在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内完成。”郑桂山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程闭环管理,各工改成员单位一律不得将相关办件流转回本部门后方股室进行受理、审查、决定后,再补录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发生。
同时,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对“智管工”进行优化升级,基本实现用户“在线查询”、审查结果“上传与下载”、审查耗时“统计分析”等三大功能,不仅可实时在线查阅项目办理状态,项目业主还可以在线下载第三方审查意见,监管部门可实时了解包括设计文本方案的修改次数、报审时间、平均用时和第三方审查用时,做到设计方案审查全过程“留痕”,为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落实“闭环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我县还率先推行规划设计方案技审分离改革,县自然资源局与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将规划设计方案的交通影响评价、日照分析、综合技术指标和总平布局全面授权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进行综合技术审查。自实施技审分离改革以来,规划设计方案初次审查或二次复审通过率大幅提升,有效压缩工程规划许可证全链条办理的跨度时长。
据悉,截至2022年12月,共计35个项目列入“闭环”管理名单,经过数据分析,共26个项目设计方案经审查后第一次修改平均耗时为42.38天,其中10个已出具工规证项目设计方案第二次修改平均耗时为2.5天。